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普惠金融
汪煜丽:县城是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载体
发布时间: 2017-2-15 0:00:00来源:

    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县域作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重点,突出县城作为吸纳农业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作用。


    县城是县域经济的龙头。县城具有人口转移半径短、农民进入门槛低等比较优势,对农村转移人口有较大吸引力,据2016年我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农民在向城镇化的转移中,在县城落户的意愿最强。我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多数分布在县城周边,已发展起来很多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强化了人口向以县城为中心区域的集聚。此外,目前农民工在县城落户已不再受户籍限制。

     县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面临良好机遇:一是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有利于位于城市和乡村连接点的县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二是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培育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生中小城市,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多的县城和重点镇的支持力度。三是近年来我省农村人口转移呈现出以省内转移为主和以县内转移为主的特点,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县城最具吸引力。四是现代交通、通讯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大幅度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集聚速度,使大中小城市获得了相对均衡的发展机会,有利于人口向县城和小城镇集聚。


     如何发挥县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作用?扩大县城规模,增强其吸纳能力。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把县级城市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选择一批县城培育发展为30万人口左右的新兴城市。我省培育壮大中原城市群,构建“一极三圈八轴带”的发展格局,不仅要全面提升省辖市的建设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培育以县城为重点的一批中小城市,成为县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载体。增强产业支撑,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继续推进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县城可依托产业集聚区,培育因地制宜的产业体系,发挥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同时,围绕“互联网+”开展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定制等,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从资源、产业、环境和区位出发,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把县城建设成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增强县城的承载能力。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县城,推动县城市政设施扩容提质。强化供气、供热、供排水、信息等基础设施支撑,扩大公园、绿廊和公共空间,吸引农村人口加快向县城集聚。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提高县城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引导人口向县城集聚。一是加快改革县城的管理体制,撤销县城的建制镇体制,改建街道办事处,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二是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推进进城定居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以优惠政策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在县城购房。三是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创新投融资机制和模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小城市。一是应鼓励和引导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教育、医疗机构和社会资本在县城投资发展,如推动省级优质医疗机构在县城设立分支机构,解决病人到大城市看病难的问题。以优惠政策吸引鼓励各类人才和有实力的农民工返乡在县城和小城镇创业就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将加快县城建设与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在县城产业集聚区附近建设搬迁集中安置区,促进贫困人口向县城转移落户。三是县城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建设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城市,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和各类人才来居住和创业。
    (作者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研究处副处长)